微电影,即微型电影,是新世纪逐渐兴起的电影新类型,具有故事性和可观赏性。时长从三五分钟到三五十分钟不等。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微电影之“微”不仅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更是同传统的“大电影”相对应,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每个有光影梦想的创作者,都可以用镜头自由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微电影是自我展示的舞台。在这样一个释放自我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有时候这些梦对大家都是遥不可及的,微电影就给了大家一个展示的机会。把自己看到的,想做的,想说的,都从一个镜头中表达出来,对真情的赞美,对丑态的抨击,对梦的追求,通过了微电影这样的“草根”电影表达出来的反而更令人深思。而且现在社会对微电影越来越重视,一部部微电影从网络走向了现实影院,这更是对一群敢说敢想敢展示的人的一种鼓舞。
微电影也提供了一个供大家休闲娱乐的空间。“微电影”符合大众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和短暂的休闲娱乐的需求,为人们放松心情提供了娱乐的空间。娱乐“微电影”多采用恶搞、戏仿的方式。这方面的首创应该算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此后《春运帝国》、《绿领巾的故事》等也获得了极高的点击率。此类“微电影”追求的是一种“娱乐精神”,创作者的创作初衷就是为了娱人娱己并追求一种心理上的成就感。
微电影传播的渠道是互联网,所以微电影的门槛非常低,甚至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拍一部短片,但是大量没有创意,大量只是为了利用微电影给自己捞取一些所谓的虚荣的事情也是更多,快餐文化,在微电影中越来越严重。快节奏的生活让原本有限的空闲时间变得更加“碎片化”,“微电影”正好在时间上、空间上符合人们“碎片化”的需求,但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微电影”一般难以深入地表达深刻的道理,这种“浅尝辄止”的快餐文化可能不会对受众产生深入、有效的影响,不会引起受众深入的思考,这种不良的快餐文化更多带来的是一种对虚荣对利益的追求,这是微电影的令人深思的地方。
微电影拍摄简单,容易,微电影拍摄通过小镜头来反应大的社会视角,让人容易接受的微电影越来越风靡,但我们在选择中,更要选择好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弃其糟粕,而且在拍摄微电影的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虚荣,更应该的是拍一种现实的美。
电话:186 181 05067
邮箱:ruiyifengyun@163.com
地址:北京通州区万达广场D1596-1599